新聞中心當前頁面: 首頁 > 新聞中心
1 抗氧化作用
迷迭香酸具有很強的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的活性,具有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其作用機制是:迷迭香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競爭與脂質過氧基結合,終止脂質過氧化的鏈式反應,降低脂質過氧化的速率,而迷迭香酸則被氧化為醌;通過降低細胞內(nèi)鈣離子濃度來抑制中性粒細胞呼吸爆發(fā)并抑制溶酶體釋放; 抑制內(nèi)皮細胞介導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 迷迭香酸的抗氧化作用與其結構有關。 研究表明,鄰二酚的羥基是自由基清除活性的物質基礎。 并且C3位的共軛雙鍵具有協(xié)同作用。
2 抗抑郁作用
迷迭香酸對抑郁癥動物模型具有抗抑郁作用。 對小鼠海馬細胞增殖進行實驗,采用溴脫氧尿苷抗體進行免疫組化分析,探討其作用機制。 發(fā)現(xiàn)在迷迭香酸治療組中,標記的增殖細胞增加,并結合抑郁癥動物模型的強迫游泳。 實驗表明,迷迭香酸至少部分通過海馬中新細胞的增殖而增殖并產(chǎn)生抗抑郁樣作用。
3 迷迭香酸的抗菌作用
迷迭香酸對細菌和真菌具有廣譜抗菌活性。 迷迭香酸對枯草芽孢桿菌、黃芽孢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立枯絲核球菌等細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科學發(fā)現(xiàn)迷迭香酸能抑制齲齒鏈球菌和變形鏈球菌的生長和生物膜形成,降低其葡糖基轉移酶活性,說明迷迭香酸可用于口腔疾病的防治。 迷迭香酸的抑菌機理研究表明:一方面,迷迭香酸可增加細菌細胞膜的通透性,導致糖、蛋白質大量滲漏,影響細菌的正常代謝; 另一方面,它還可以影響細菌蛋白質,還可以抑制 Taq DNA 聚合酶。 迷迭香酸對革蘭氏陰性菌大腸桿菌和革蘭氏陽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抗菌活性,但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迷迭香酸的敏感性明顯高于大腸桿菌。
(1)抑菌:迷迭香酸對枯草芽孢桿菌、L. luteus和大腸桿菌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2) 抑制真菌:迷迭香酸對不同植物病原真菌菌絲體生長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活性。
(3) 抑制霉菌:從植物中提取的迷迭香酸對引起土傳病害的疫霉及其霉菌孢子有效孢子具有抑制作用,有效減少游動孢子的萌發(fā)。
4 迷迭香酸的抗炎作用
(1)抗腎炎作用:迷迭香酸能抑制系膜細胞增殖和腎小球腫脹。
(2) 抗肝炎作用:迷迭香酸能減輕脂多糖(LPS)引起的肝損傷,顯著抑制血漿轉氨酶水平升高,證明迷迭香酸的保肝作用是通過消除或減少超氧化物或 抑制 TNF-α 不會產(chǎn)生氧化亞硝酸鹽。
(3) 抗肺炎作用:迷迭香酸可抑制柴油機尾氣顆粒引起的中性粒細胞潴留和以肺損傷為特征的間質性水腫。
(4)抗關節(jié)炎作用:迷迭香酸能抑制膠原引起的關節(jié)炎,顯著減少關節(jié)炎和受累關節(jié)的數(shù)量。
(5)抗牙周炎作用:迷迭香酸可抑制菌斑形成,從而預防慢性牙齦炎。
(6)抗皮炎作用:迷迭香酸對特應性皮炎有緩解作用,又稱特應性濕疹或特應性濕疹。
5 迷迭香酸的抗病毒作用
(1)抗皰疹病毒:迷迭香酸對I型和II型單純皰疹病毒具有特殊的活性,是控制皰疹疾病的有效成分。 除了抑制病毒生命周期中的一些酶活性外,其抗病毒活性還可以迅速與病毒外殼蛋白結合,從而使病毒失活。
(2)抗HIV:迷迭香酸能抑制HIV-1(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整合酶的活性。
(3)抗腦炎病毒:迷迭香酸可降低乙型腦炎病毒小鼠的死亡率,顯著降低病毒載量,使病毒不易傳播。
6 迷迭香酸的抗癌和抗腫瘤作用:迷迭香酸通過抑制β-激酶活性和核因子κB相關基因的激活來抑制CCL11和CCR3的表達,從而達到 抗腫瘤的目的。
7 迷迭香酸的抗過敏作用:迷迭香酸能抑制微過敏原引起的過敏性炎癥。
8 迷迭香酸的抗氧化作用:迷迭香酸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和抗氧化作用。
9 迷迭香酸的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迷迭香酸在體外能抑制人血小板中丙二醛的形成,其IC50值為3.37 nmol/L,表明迷迭香酸具有活性的抗血小板聚集特性。
10 迷迭香酸的抗抑郁作用
11 迷迭香酸的抗輻射和抗紫外線作用:迷迭香酸可作為光保護劑,起到抗輻射和抗紫外線的作用
12 迷迭香酸的其他功能
(1)顏色穩(wěn)定 (2) 對透明質酸酶的抑制作用 (3) 對黃嘌呤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4) 保護肝臟
(5) 抑制血管生成 (6) 防止動脈硬化 (7) 防止記憶損傷 (8) 用作化妝品